杨帆配资
本文收录于 #“百千万”周周见
近期,各地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有不少亮点举措。
媒体赋能,深圳、汕头、韶关、肇庆、揭阳等地发布“媒体+”行动方案,深圳推出19条措施,力争月月有项目、季季有活动;汕头明确35个具体项目,融合潮汕文化IP,打造“非遗+融媒+农产品”模式;韶关围绕食用菌、兰花等特色农产品和丹霞山等景区定制一揽子“媒体+”计划;肇庆聚焦“媒体+文化”和“+品牌”,推动农产品与地方特色文化、现代流行文化深度融合,“一品一策”精准培育;揭阳深度挖掘潮客文化,着力打造青梅、鲍鱼、竹笋苦笋等百亿级和五十亿级产业链。
产业突围,惠州发布“惠影视10条”,涵盖服务保障、资金扶持、人才培育等环节,全力打造湾区影视产业新高地;湛江“两核三带多片”海洋空间规划公开征求意见,着力打造湛江湾、徐闻两大海洋功能极核,塑造东部、南部、西部海岸带,建设多个海洋功能片区。
攻坚风貌,茂名化州市全域推进“村庄清洁行动”,四套班子成员带头,分四个阶段攻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;揭阳揭东区召开工作推进会,以“清晰、细致、坚决”的要求,开展重要节点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。
【省直动态】
广东兴乡青年实践教育中心成立
9月11日,广东“百千万工程”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百人典型班第二期在中山大学正式开班。现场,广东兴乡青年实践教育中心宣布成立,由团省委联合中山大学、腾讯公司共同发起,将打造集人才培养、实践转化、理论研究、政策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性赋能平台。
目前,该中心已成立专家智库,邀请乡村振兴领域、相关重点行业的专家名家参与,为兴乡青年提供长期直接指导。首批聘请10位专家,其中6位是来自中山大学的知名教授,涵盖哲学系、旅游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、新闻传播学院等。
“我们目标很明确,就是要培育‘万名兴乡火种、千名兴乡创客、百名兴乡典型’。”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从推出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行动,到与腾讯共同发起青年兴乡培育计划,都是为了给兴乡青年搭建成长阶梯、提供资源支持,让愿意留在乡村、建设家乡的青年更有信心、更有底气。
截至目前,系列举措已在线上培训超10万名兴乡青年杨帆配资,线下举办了16期千人创客班,2000多名兴乡青年参与实训,并跟踪培养了100多名优秀兴乡青年典型,同时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,已通过举办创业大赛选拔出142个资助项目,推出了200多款兴乡青年优品。
【地市动态】
深圳、汕头、韶关、肇庆、揭阳等地发布“媒体+”行动方案
近日,深圳、汕头、韶关、肇庆、揭阳等地市相继印发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行动方案,系统性部署相关工作,为乡村振兴插上“媒体之翼”。
《深圳市贯彻落实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》,部署五大方面19项重点任务,要求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,建立“媒体+”协同联动机制,强化要素保障、平台赋能,力争实现月月有项目、季季有活动、年年有成果,助力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,高水平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。
《汕头市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计划(2025—2027年)》,提出深化“12221”体系建设,助力“汕字号”农特产品链接粤港澳大湾区、京津冀、长三角及海外市场;在文化赋能上,将潮剧、英歌舞等潮汕文化IP融入农产品营销,打造“非遗+融媒+农产品”活动与节庆经济IP;在文旅融合上,开发乡村旅游消费地图,联动媒体推广特色文体活动,丰富乡村沉浸式消费场景;同时,还从产业融合、品牌增效、数字赋能、智库支撑、媒体转型五大方向发力,通过媒体与产业共建、“一品一策”品牌打造、数字平台建设、高校智库联动及媒体业态创新,全方位为农产品市场体系注入活力。
汕头市还以详实的附件形式列出了35个具体项目。从“汕头侨乡优品全球推广计划”“百千万·潮播间”“助农实验室”“网络强村”培育行动、“融e购”助农直播项目、“优+美”电商专场等,再到各区县特色项目,如“澄海溪南‘果香小镇’项目”“南澳‘澳’妙助农项目”等,每个项目均责任主体明确、内容具体清晰,内容覆盖全球推广、直播带货、文旅融合、人才培养、电商销售、文化挖掘等关键维度。
《韶关市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围绕促消费、促外贸、促文旅、促农民增收、促媒体转型目标,为食用菌、兰花、黄金柰李、翁源三华李、贡柑等特色农产品和丹霞山、南华寺等景区景点,量身定制一揽子“媒体+”计划,将媒体资源深度融入农产品流通全链条,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加力提速。
韶关还提出积极拓宽传播路径、创新叙事方法、整合文化资源、畅通供需两端链接,做强做优“韶州好风物”专题宣传栏目,积极策划开展文化文艺宣传,深入讲好系列农产品故事,以文化赋能推动品牌建设、推进产品销售。同时发挥文化传媒人才优势,成立“媒体+”工作室,以“韶州好风物”直播间为龙头,成立电商联盟,实现媒体与农文旅产业同频共振。
《肇庆市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瞄准宣传痛点,通过 “媒体 + 文化”“媒体 + 品牌” 双轮驱动,推动农产品与地方特色文化、现代流行文化深度融合。一方面,在骑楼街、端砚文化村等地建立非遗体验区,探索 “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 + 线下体验” 模式;另一方面,围绕 “区域公用品牌 + 企业品牌 + 产品品牌 + 个人 IP”,打造名栏目、新网红、推荐官,实现 “一品一策” 精准培育,讲好肇庆农产品品牌故事。
《揭阳市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(2025-2027年)》提出,要深度挖掘揭阳古城、潮客交融文化,充分运用青狮、英歌等国家级、省级非遗项目,与农业农村融合共创,讲好揭阳农业产业故事、农业品牌故事、农业人故事,实现揭阳农业物质价值+文化价值双提升。进一步总结推广“惠来五宝”(隆江猪脚、鲍鱼、鱼丸、荔枝、凤梨)云展会经验模式,示范带动揭阳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品牌创建。结合中秋、国庆、春节、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传统节日消费热点,应季举办“惠来五宝”“揭西梅花”“普宁青梅”“揭东竹笋”等活动。
在“媒体+产业”领域杨帆配资,揭阳提出要积极与媒体开展项目共建、运营合作和品牌打造,协同打造一批“媒体+产业”深度融合样本。结合揭阳独特产业优势,着力打造以青梅为代表的岭南特色水果、以鲍鱼为代表的海洋渔业“百亿级产业链”和以竹笋苦笋、优质蔬菜为主的“五十亿级产业链”,因地制宜培优壮大水稻、茶叶、番薯、甲鱼、生猪等“N个十亿级以上”特色产业。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镇村,做强做大富民兴村产业,赋能“2+2+N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
惠州:发布“惠影视10条”,全力打造湾区影视产业新高地
9月5日,惠州市影视产业宣推会暨《营救飞虎》特别放映活动举行。活动现场正式发布《惠州市影视服务保障十条措施》(以下简称“十条措施”),涵盖服务保障、资金扶持、人才培育、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。
“惠影视”服务小程序也于当天正式亮相。在此之前,惠州已经整合全市自然景观、城市风貌、历史村落、特殊场景等拍摄资源,构建统一影视资源数据库。剧组只需登录惠州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的“线上管家”——惠影视,即可一键完成拍摄审批提交、拍摄场地资源查询、本地服务商精准对接、优惠政策详情咨询等操作,真正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剧组少跑腿”,为影视项目落地惠州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支撑。
湛江:“两核三带多片”海洋空间规划公示
9月3日,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《湛江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(2021-2035)(草案)》意见的公示,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。
规划指出,要基于湛江市海洋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,统筹推进陆海资源要素配置,串珠成链,构建 “两核三带多片” 的海洋开发保护总体空间格局。其中,“两核”指的是打造湛江湾、徐闻两大海洋功能极核;“三带”指的是塑造东部海岸带、南部海岸带、西部海岸带;“多片”指的是在吴川海域、湛江湾海域、雷州东侧海域、徐闻东侧海域、徐闻南侧海域、雷州西侧海域、遂溪-廉江海域重点发展建设多个海洋功能片区。
河源:“助力‘百千万’·乡见在河源”系列活动启动
9月6日,由河源市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办公室指导,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主办的2025年河源市“助力‘百千万’·乡见在河源”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和“万绿新风”文明集市展示活动在河源文化广场举行。活动通过集中展示河源城市文明创建成果、非遗代表性项目、各县区精神文明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实践成效,广泛动员文明单位、村镇、校园、家庭等社会力量参与,生动呈现河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气象。
启动仪式现场,身着传统服饰的龙川县小学生以清亮嗓音与灵动舞姿演绎客家童谣《桂花谣》,为活动拉开序幕。随后,中国好人、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、全国最美家庭代表胡珍上台接受访谈,用亲身经历诠释“爱与责任”的深刻内涵;紫金花朝戏《烈火丹心》以客家方言为韵、山野小调为魂,通过演员精湛表演再现革命年代的热血与忠诚;市声音志愿服务队带来朗诵《青春逐梦,共绘河源新篇》,以激昂语调串联乡村振兴奋斗故事与时代强音;活动尾声,唱游计划乐队以一首《最美的太阳》点燃全场热情,温暖的旋律与励志的歌词为启动仪式画上圆满句号。
据了解,“助力‘百千万’·乡见在河源”系列活动将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优势,组织开展“乡”见系列四个主题39项活动,重点呈现河源乡村文明新风之美、时代新人之美、生活新篇之美、村庄新貌之美“四新四美”。
梅州:召开市工商联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推进会
9月4日,梅州市工商联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推进会在蕉岭县召开。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推进会、全省工商联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推进会等会议精神。通报了梅州市工商联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情况,旨在进一步凝聚全市工商联系统和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智慧力量,推动全市“百千万工程”取得新进展、新成效,展现梅州市民营经济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、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的新担当新作为。
期间,会议印发了《关于动员梅州市工商联执常委参与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方案(2025-2027年)》,进行执常委企业与镇村结对共建签约,并为省工商联通报表扬的“在‘百会万企’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商会和企业”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、梅州市五华商会、梅州市兴宁商会授牌,发出关于助力“梅”好时光系列活动共推梅州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。
【县区动态】
茂名化州市:全域推进“村庄清洁行动” 攻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
9月6日,化州市委书记赖惠镇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梁金福,市委副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江海晖,市政协主席陈晓山带领市四套班子成员及挂钩联系单位负责人,深入各挂点镇村,与镇村干部、村民志愿者一同拿起扫帚、锄头,清理村道巷道的积存垃圾、杂草杂物,全面拉开化州市全域村庄清洁行动的序幕。
此次行动瞄准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目标,向人居环境整治发起攻坚。通过党政干部带头示范,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,持续改善村容村貌,建设“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、长长久久”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。
行动分四个阶段推进。9月为全面部署和宣传动员阶段,各镇街将开展摸底调查,制定计划,发动群众参与;9月至10月进入集中攻坚阶段,围绕七大任务全面推动清洁工作落实;11月至12月为总结提升阶段,开展“回头看”和经验总结,巩固整治成效;之后进入长效管理阶段,重点完善农村环境管护体系,强化制度建设和日常监管。
揭阳揭东区:召开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风貌提升工作推进会
9月8日,揭东区召开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风貌提升工作推进会,提出要紧紧围绕“清晰、细致、坚决”工作要求,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总抓手,聚焦重要节点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,合力推进清拆整治、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,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加力提速。
会议提出,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“清晰、细致、坚决”的工作要求,再加温、再鼓劲、再部署,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要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总抓手,聚焦重要节点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,落实主体责任,加强协调配合,形成“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”的工作格局,合力推进清拆整治、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,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加力提速、全面突破;要抓住工作重点,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比学赶超、争先进位,提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,在比学赶超中实现整体推进、全域提升;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,着力抓好典型镇村培育和沿途沿线打造,一体推进环境整治、风貌提升、产业发展、乡村治理等工作;要落实好“拔杆拆围增绿”措施,纵深推进人居环境和风貌整治,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脱颖而出。
整理:南方农村报 见习记者曾灿奎
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